「上網電價」有下調空間嗎?

小編消失了一個月,是到了南美智利參加小編正職公司的培訓考察,有機會認識到智利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發展。

智利的電費與香港差不多,但可再生能源電價是全球最低之一,比利用傳統發電方法更低,這令小編反思香港的上網電價計劃是否會有下調空間。

智利聖地牙哥的早晨

智利人口約 1,800萬,土地面積逾 75萬平方公里,是香港的 700倍。因地理優勢,水力、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以太陽能為例,最高太陽輻射量就是香港的一倍,無疑問這些條件都很有利發展可再生能源。

但智利發展可再生能源亦面對很多困難:

    • 缺乏設備,本土及鄰近國家沒有生產
    • 本地勞工短缺
    • 環境保育意識高
    • 關注原住民權益

智利漁農業發達,主要出產是礦產品,但除了水力發電外,智利大規模發展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是在 2014年以後。自 1982年進行智利電力市場改革,逐漸開放發電市場,各發電公司在公開市場上競爭,現時共有近百發電公司參與,包括以傳統燃煤、燃氣的,也包括可再生能源發電。

卡拉馬的風力發電場

為何在外國成本較高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力仍可以在這樣的競爭市場生存,當中原因是「天時、地利、人和」!

智利天氣乾旱,在北部沙漠地區的太陽總輻射量比香港高出一倍,是地球上太陽能資源最充沛的地方,若果完全採用那裏的太陽能發電,可供應整個南美洲使用。

更優越的是地理因素,由於沙漠地區人跡罕至,有充足地方安裝太陽能系統,而且那裏同時有用電量高的礦場,令輸電成本大減,促使大型太陽能發電場得以生存。

天時地利無法比較,但人和這因素是值得參考。除了以罰款方式要求所有發電公司最少有20%電力產自可再生能源外,智利在2014年通過法案,規定配電網在購買可再生能源力時,須以市場平均價購買,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公司的售電價格,免卻直接參與市場以價低者得的競爭。當然,智利政府亦會向可再生能源發電提供稅務、土地、借貸等優惠,這些行徑令可再生能源發電公司得以成長。

香港現時以「上網電價」計劃,用較兩間電力公司高幾倍的價錢向發電者購電,這方式直接將成本轉嫁所有用電客戶上。無疑這方法對資助可再生能源發電公司比較簡單,但對用電客戶而然,這樣會否過度資助而令電費增加?以政府數字,這樣資助對電費影響輕微。

在公共行政角度,問題本質上應要考慮是否過度資助可再生能源發電,而不是金額是否影響到電費!近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成本不斷降低及發電效能提高,以一間 700平方尺的村屋計算,2019年安裝 18塊 390瓦的太陽能板和一個7千瓦的逆變器,設備成本不足 5萬,一年發電量近一萬度,單以設備計算一年已經可以回本,可預見整個系統的回本期比原先政府估計時的 6至 10年為短,即代表「上網電價」的購電價格有下調空間。

或許讀者會有疑問,為何這個網站的宗旨是推廣可再生能源應用,但這文章卻指對可再生能源發電資助可以削減,這是違背宗旨的。小編希望大家理解,推廣可再生能源普及應用是需要支援,但也不應過度。過度支援不單推高整體社會應用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亦會令其他有需要的範籌得不到協助,這並非可持續發展。所以我們建議政府及公眾要定時檢討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資助,以免弄巧反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