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電價政策回顧、展望和倡議】

最近政府調低上網電價,議員們亦就此事在6月15日立法會向時任環境局局長作出提問。局長坦言,上網電價計劃是越早參與,好處越多。隨着新政府上場,環境局亦進化成環境及生態局,新局暫時對上網電價政策未有新動作,我們就趁這段蜜月期回顧香港的上網電價政策。

回顧:上網電價政策

上網電價政策於2018年10 月實施,電力公司以每度電 $3 至 $5 回購由任何非政府機構或個人的太陽能及風能系統產生的電力,幫助私營界別收回投資在可再生能源系統和發電的成本。於2022年4月27日,環境局下調上網電價至每度電 $2.5 至 $4。

政策起初公布時,受建築條例限制,太陽能支架不可以高於 1.5 米。及後在政策實施後作出調整,放寛村屋 (新界小型屋宇) 的規定,容許安裝不可以高於 2.5 米的太陽能棚。至2022 年 4 月,隨着下調上網電價,政府同時促進在室外停車場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符合特定規定下,私營界別可在位於非住宅處所的地面或天台上的較大型室外停車場泊車位裝設不高於 3 米的太陽能光伏系統,屋宇署會提供快速審批服務處理,亦給予全數總樓面面積寬免。

以上總結了過去上網電價政策,展望將來,參考過去施政,我們認為新政府對上網電價政策仍會調整:

展望:調整上網電價機會不大

𨤳定購電價格,按照政府在立法會的回覆,是參考投資可再生能源系統發電的成本,以回本期 10 年作基準。計算成本一般包括設備投資費用及運作時的維修保養費用,我們團隊嘗試以財務模型去分析電價的下調空間:

以村屋建設 8kW 的太陽能系統作估算,每年發電約 7,500 度至 8,000 度,考慮到設備老化,10 年的發電量估算大約是 75,000 度。以每度電 $4 回購,未來 10 年的總收入約 $30 萬。現時投資建設一套 8kW 的太陽能系統價錢約 $16 萬至 $20 萬,每年檢查費用約 $2,500,連同 10 年內的設備維修開支,預算維修保養開支在 $5 萬內,總支出為 $21 萬至 $25 萬。應用財務模型,假設期內通脹率為 2.5%,以現價計算,收入約高於支出 8% – 27%。換句話說,購電價格仍有大約 $0.5 – $1 的下調空間。

中型系統 (10kW 至 200kW),以每年每 kW 生產 1,000 度電計算,連同設備老化,10 年的發電量估算大約有 9,500 度,以每度電 $3 回購,即每 kW 在未來 10 年可收回 $2.8 萬。現時建設投資大約為每 kW $2 萬至 $2.5 萬,再加上維修保養開支,再下調的空間不大。

大型系統 (200kW以上) 的每度電回購價為 $2.5,每 kW 在未來 10 年可收回 $2.4 萬。現時建設投資大型系統大約為每 kW $1.8 萬至 $2 萬,再加上檢查維修開支,購電價格仍有大約 $0.2 的下調空間。

由於上網電價計劃將於 2033 年底前結朿,政府亦清楚表示暫時不會在完結後延續計劃,2033 年以後只能扣除用戶電費,令回報大幅減少。而且上網電價剛作調整,相信在 2023年年底前再下調上網電價的機會不大。

倡議:擴大寛免讓市場持續增長

在應用方面,政策先後為村屋和停車場鬆綁,最近亦批准新鴻基地產在持有的農地上發展太陽能系統,相信會令市場,特別是那些和地產商有關連的太陽能工程公司會最受惠。若要使整個行業持續發展,政策應提出更多誘因,方便安裝:

擴大寛免 – 現時私人住宅天台仍然受建築條例限制,只能安裝 1.5 米高的太陽能支架。全港有很多私人住宅,雖然外型類似村屋,但並非屬於現時寛免類型,令很多業主誤墮法網,冒受損失。另外市區高樓的天台,可以利用現有電力設施接收太陽能所產生的電力,而又不用加固電網,若能放寛所有私人住宅物業天台的安裝高度與村屋寛免一樣至 2.5 米,即可以令太陽能發電更普及,亦能降低頂層住戶的用電強度。

明確指引 – 國內外在農地或漁塘安裝太陽能發電,實行農光互補或漁光互補,不單可以發電,亦可以增加漁農業的收入。農光互補或漁光互補的技術雖然已經非常成熟,但在香港,相關法規模糊,更缺乏先導例子。太陽能棚在農地上可以用作風雨棚或溫室,漁塘上的太陽能棚除了為魚類提供遮陰,更能降低水體溫度變化、減少蒸發、增加存活量。香港郊區仍有大量農地和漁塘,期望政府部門能更積極為漁農業界提供指引,一方面增加太陽能的應用外,亦可扶持漁農業。

標準設計 – 除了擴大應用,市民最大困難是選擇承判商和太陽能發電設備。雖然市場自由是十分重要,但亦要平衡對消費者的保障。政府和電力公司如果能夠制定標準設計和合規設備及從業員名單,可以減省審批過程,亦可防範廉價劣品充斥市場,此舉能降低成本,提升安全,令市民更放心安裝。


希望以上資料能幫助各業主,如果在推行項目遇到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我們香港可再生資訊平台的義務專業團隊可以提供協助。

近日留意到有人冒充本平台職員向市民提供服務並收取費用。請各位注意,本平台的專業團隊是義務工作,本著服務社會的精神,過程中不會收取任何費用,所以不要向我們職員付款。如遇到懷疑,請直接與我們聯絡